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鲁班家纺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鲁班家纺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掉的反义词是什么?
没有反义词。
“掉”字,在《说文解字》中的解释为“摇也。从手卓声。《春秋传》曰:“尾大不掉。”徒弔切”。“掉”的基本含义为落下,如掉泪;引申含义为减损,消失,如掉色、掉价儿;遗漏,如这一行掉了两个字。
在现代汉语中,“掉”还有桨,掉的含义,如举掉划船,掉抢。
“掉”,初见于说文小篆时代,会意字,从手,从卓,表示高举双手摇动。楷书体的“掉”是由说文小篆演变而来的。
掉的近义词有很多,如落、丢、换等1.落下:掉泪。2.减损,消失:掉色。掉价儿。3.遗失,遗漏:这一行掉了两个字。4.回转(zhuǎn):掉头。掉转。5.摇摆,引申为卖弄,耍:掉文。掉俏。掉以轻心。掉臂而去。6.对换:掉包。掉换。7.落在后面:掉队。8.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完成:改掉。戒掉。
掉的反义词是(捡)分析:反义词即意思相对或相反的词语。
仿照风向袋写一篇说明文?
制作一个风向袋:
废纱巾或薄绸子等轻的纺织品,缝一个40——50厘米长的圆锥形袋,袋口直径约10厘米,把袋口固定在铁丝圈上,便成了一个风向袋。取一根铁丝,把中间部分在距竹竿上端10厘米处比较松地绕2——3圈,使铁丝能在竹竿上自由转动,便成为一个风向袋的支架。把支架两端固定在风向袋口的铁丝圈上。在竹竿绕有支架铁丝的上下1——2厘米处,各缠1——2圈铁丝,使风向袋及支架既不会落下,又不会被风刮跑。把竹竿固定在屋顶或操场上
2
在有风的天气(风力最好在***以上)到院子里或操场上,先辨认一下东西南北的准确方位。
3
观察在1——2分钟里风向袋飘动的方向。在这段时间里,风向袋指向哪个方向的时间最长,那么该方向的反方向便是当时的风向。例如风向袋飘向西方,说明风从东面吹来,此时便是东风
《风向袋的制作》仿写《沙包的制作》沙包的制作
我突发奇想,打算制作一件东西,以打发完成作业以后无聊的时间。做什么好呢?左思右想,就蹦出做沙包的想法,沙包既可以游戏,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,一箭双雕,又何乐而不为呢
制作分作下面几个步骤:
第一步,先要备好材料以及工具。制作沙包主材料是布,可以挑选一件不用的旧衣服,准备裁剪;一些玉米粒,是要塞到沙包里用的;另外就是针线和剪刀了。
第二步,用剪刀将旧衣服裁一块布下来;将整块布剪为6块大小相等,且边长为5厘米的正方形。
第三步,穿针引线,逐步将6块小布缝制成一个正方体,为了美观,针线脚要留到沙包里面,这样从表面看,就很平顺,不留线头线脑了。而且针脚密一些,以防止玉米从里面掉落出来。还有一点要注意,最后要留一面先不要缝合,保留开口状态,将玉米粒塞进包里,然后把开口缝制好。不过,玉米粒不用塞得太满,太满太胀,丢到人身上会很疼,只要塞到六成满就可以了。
沙包制作完成了,回顾全过程,我起初以为不过是张飞吃豆芽——小菜一碟,可没想到,事实却是鲁班门前弄大斧——不自量力,最后经过妈妈的帮忙,终于做好了。现在我们就玩起来吧。
古代匠人有哪些?
1、工匠鼻祖——鲁班鲁班,姓公输,名班,又可称为公输子。他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,出身于一个世代工匠的家庭。所谓“时势造英雄”,春秋战国时期,社会动荡不堪,这样的社会背景,给了鲁班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。他能制造“宫室台榭”,也能制作攻城用的“云梯”。他能创制“机关备制”的木马车,也能发明曲尺、墨斗、刨子等木作工具,所以建筑工匠一直把他尊为“祖师”。
2、隋匠作***——宇文凯宇文凯是隋代城市规划和建筑工程专家,他主持建造了隋朝新都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城,为以后各代都城的建筑树立了范本。隋大兴城占地84.1平方公里,堪称世界第一城。不止是城市建筑,宇文凯还精通水利工程,他开凿的广通渠,全长300余里,连接了大兴城、渭水和黄河,既方便了漕运,又灌溉了农田。
3、丁缓西汉末(公元1世纪)巧工,他的“被中香炉”是世界上已知最早的常平支架,其构造精巧,无论球体香炉如何滚动,其中心位置的半球形炉体都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。镂空球内有两个环互相垂直而可灵活转动,炉体可绕三个互相垂直的轴线转动。其原理与现代陀螺仪中的万向支架相同。
4、马钧马钧,字德衡,扶风(今陕西兴平)人,生活在汉朝末期,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。指南车制成后,他又奉诏制木偶百戏,称“水转百戏”。
5、雷威造琴雷威是唐代著名的古琴制作家,雷家世代造琴传说他的技艺经神人指点,他常在大风雪天去深山老林,狂风震树,听树之发声而选良材,这些传说说明了雷家选材的精良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鲁班家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鲁班家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